
东来顺的创业人叫丁德山,号子清。他的父亲是个小贩,病故后家贫如洗,丁子清弟兄三人只靠推车进城卖黄土为生。后来,丁子清发现王府井大街东安市场摆了许多小摊,附近还开设了许多商铺,市面繁华热闹。丁子清想,如果在那里摆个吃食摊,一定可以赚钱。到了1903年,他向亲友借了本钱以及手推小车和一应家俱,在东安市场的空地上摆了个卖豆汁和拍糕的小摊。丁子清的小摊很清洁,而且总是笑脸迎人招呼周到。碰到太监路过,丁子清便口呼吉祥,上前请安,有时还要请他们赏脸,白喝一碗豆汁殷勤讨好。丁子清除了抽空赶城内各处的庙会,逢到春节,便把小摊交给他的兄弟管理,到厂甸去摆摊。为了占住摆摊的地盘,在北风凛冽的寒夜,丁子清竟通宵露宿街头。他这样辛苦奔波,赚了一点本钱,便把东安市场的小摊,由卖豆汁、拍糕扩充到卖玉米饼子和稀饭。
三年过去了,在1906年,丁子清走太监的后门,央得地方官的许可,在原来属于公地的摊基上,盖了一个小棚,挂出了东来顺粥摊的招牌。追本溯源,这就是东来顺的来历。
东来顺粥摊的营业正在逐步扩展,不料在1912年阴历正月十四日,袁世凯发动兵变的溃兵在东华门、东安市场一带放火抢劫,东来顺粥摊小棚也被焚毁。幸而丁子清结交了一个经常来吃喝的广兴木厂老板张某,他便向张某央求借垫了材料和工钱,在摊基的废墟上建造了几间瓦房。从1914年起,东来顺扩充业务,增加了爆、烤、涮羊肉,改称为东来顺羊肉馆。
东来顺羊肉馆全家动手,丁子清掌柜,二弟掌灶,三弟管理家、店财务,家属种菜;另外还招收了几个学徒,并雇用了少数职工。不过,羊肉馆家底很薄,资金十分窘迫,必须赊欠原料,资金才能周转。丁子清为了装富,竟把黄土装满面粉袋,堆在店堂里;又把黄土包装成铜元的样子,堆放在柜台后面。这些伪装果然有效,一些羊肉铺、粮店、油盐店见他表相殷实,也就放心地让他赊欠。
当时前门外正阳楼的涮羊肉很有名,主要是因为切肉师傅刀法高明,能把羊肉的皮筋、骨渣、肉头剔除净尽,肉片切得很薄,下沸水一烫即熟,鲜嫩可口。手是,丁子清想方设法,与正阳楼的切肉师傅交了朋友,并以高价请他来店内临时帮工,带了一批徒弟。这样,东来顺也照样能把一斤羊肉切成六十片左右的薄肉片,装成五盘,每盘号称四两(今二两半),实际上只有三两多。一斤肉片的卖价约合二斤半到三斤羊肉的市价,利润相当可观。
此后,东来顺业务发展很快,每年秋天,丁子清向德胜门外马甸羊店整批买羊,多达几百头。当时他在东直门外买了不少地,租与佃农。羊买来后交给佃农饲养,他只给料,不给工钱,以羊粪代工钱。
羊喂肥之后,屠宰也是自己经手,肥美的后腿和上脑等部分留作自用,剩余的都卖给羊肉铺。这样,他从买羊、喂羊、宰羊、售羊肉这一过程中,又赚了不少钱。东来顺后来每季平均出售羊肉片高达十万斤以上,日积月累,资金积累很快。
由于经营得法,东来顺业务发展很快。到1917年,雇用职工已有四十多人,1921年曾达到七十多人。掌柜对于雇用的职工,除了吃饭以外,没有固定的工资,职工吃的饭菜大部份也是顾客的残獎剩饭。职工如有疾病或老死,店方一概不管。每月顾客给的小费,除丁子清一家分去的以外,除去家具折旧,其余的才分给职工。徒工年不分,第二年分一厘,以后逐年增加,长到一分二厘五,就算职工了。当时东来顺的职工都很穷,只是等到年终结算后,丁子清对灶头,党头,案头、柜头等比较有些手艺的职工,均酌情赠送几十到百余元不等。各人所得,保守秘密,借以拉拢分化,使他甘心为其利用。
丁子清经营东来顺的方法,很能别出心裁。例如,别的羊肉馆到了测羊肉落令的夏天,生意比较清淡,但丁却在这时增加了冰镇水果和各种冷饮品,利润仍然很高。在春节前后,又做元宵出售,生意无论大小,只要赚钱就好。又如,他为了拉拢长期主顾,对协和医院和京汉铁路局职员,采用凭饭放账方法,每到三节(元宵、端阳、中秋)结账。还有,当每年修炉停业前几天,就在饺子和肉饼里逐渐加多了油和肉,主顾当时虽不觉得特别好,但一旦东来顺修炉他们到别家去吃时,就觉得别家的东西比不上东来顺了。当炉灶修好复业,长期主顾返回时,丁子清又逐日把饺子和肉饼里的油和肉减少到与平时一样。这样他拉住了许多长期主顾,主顾却很难察觉这里面的花样。
他虽然开了羊肉馆,生意做大了,但一直在门口保留原来的粥摊,供应老主顾,多是东安市场的摊贩和其他穷苦人。粥摊所用的作料都是下脚,比如从羊肉中切下来的皮筋、骨渣,本来要扔掉的菜帮、茄子皮之类,又把荞麦面掺入芝麻酱,成本极低。吃的人贪图价廉而能果腹,便不多讲究了,反而说丁子清摆摊出身,仍不忘本。有的人力车夫还经为他拉来外埠到京的旅客。其实,丁子清在粥摊上还是赚了钱。
由于丁子清能吸引主顾,对职工又能拢络,东来顺日益发展,到1923年就有资力把瓦房建成高大楼房,座位宽敞漂亮,生意更加兴隆了。(富察春兵)
所属类别: 行业资讯
该资讯的关键词为:东来顺官网,北京东来顺,东来顺月饼,东来顺粽子,东来顺礼盒